科技日報訊 (記者李禾)記者6月30日獲悉,生態環境部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,生態環境部陸地生態環境司副司長張志鋒在會上說,2024年,我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83.7%,較2020年進步6.3個百分點;2025年春季,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繼續穩中向好,重點監控的24個典範陸地生態系統連續四年打消“不安康”狀態,不少海灣“顏值”晉陞、“氣質”改良,“水清灘凈、魚鷗翔集”慢慢成為常態。
漂亮海灣建設是漂亮中國建設在陸地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、主要載體。
根據2024年印發的《漂亮海灣建設晉陞行動計劃》,生態環境部將重點建設海灣從50個擴年夜到110余個,并在廈門、秦皇島等7個沿海城市摸索推進全域漂亮海灣建設,推動漂亮海灣建設擴面、提質、增效。
張志鋒說,截至今朝,全國283個海灣中已有159包養網個海灣出臺了漂亮海灣具體建設計劃。生態環境部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確定了三批共31個漂亮海灣優秀案例,總結凝練了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、可借鑒的創新經驗形式和做法。
在陸地執法方面,中國海警局執法部副部長鄭云說,中國海警局運用科包養網技氣力,促進海上執法形式的轉型升級。此中,“海陸空天”立體包養網心得監管形式初見成效,按期推送衛星遙感疑包養點疑區,應用直升機、長航時無人機等開展執法飛行190余航次,發現問題線索160余條。上海海警局融會運用傾廢船舶監管、海域智能監控等平臺,對轄區內的傾廢船舶以及海纜保護區內的飛行船舶實施動態監管;廣東海警局推廣應用便攜式陸地資源環境執法終端;山東海警局包養網摸索構建“行動把持、信息交互”人機協同形式,應用無人機等開展精準巡視,海域海島和陸地傾廢執法效力不斷晉陞,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良。
“十五五”時期是實現生態環境最基礎好轉的關鍵階段。張志鋒說,“十五五”時期,陸地生態環境保護將更重視陸地生態系統多樣性、穩定性、持續性的晉陞,更重視公眾生涯品質和環境平安保證,更重視軌制機制創新和科技賦能等。
發佈留言